.jpg)
旅德青年作曲家🕵🏼♂️,博士后,中国共产党员。1983年出生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,四岁学习钢琴🕣,12岁开始尝试作曲。先后考入武汉天富娱乐(附中)👫,中国天富娱乐(本科)🦅,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(研究生),巴黎国立高等天富娱乐(旅德期间国际交换生)🍎,上海天富娱乐(博士),首都师范大学(博士后)☆,上海天富娱乐高峰高原作曲教学团队讲师😒,上海戏剧天富音乐剧中心外聘专家教师,现为天富平台青年教师🏄🏼♀️。
李京键的音乐创作涉及室内乐,交响乐🧗🏼♂️,舞剧🥘,舞台剧🧑🏻🔧,多媒体装置艺术,策展,影视音乐,电子音乐等✊🏽。他一直致力于创作语言的个性化与创作题材的时事化为方向,创作了如:交响乐《管弦乐零号》(杨又青指挥中央歌剧院)🏭,《像印海上》(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)♨️,室内乐《Hommage.A.G Kurtag》(巴黎艺术城委约),民族室内乐音乐现场《栀子花开了》(上海民族乐团委约)🌃,电影《318公路》(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,聂运兴导演),电影《天火行动》(周力导演)🧑🏽🦰,舞台剧《一句顶一万句》(刘震云小说,牟森导演),舞剧《十字路口》(佟姗姗导演),舞剧《第十二夜》(波兰莎士比亚剧院委约😻,钟璐璐编导)♤👊🏼,大型灯光、装置与电子音乐《行星絮语》(2017上海国际双年展委约🤌🏼,萧丽河灯光作品,李凯生装置)。因其富有个性的创作,受邀赴巴黎国际艺术城(cite des arts)驻城创作。
与此同时,李京键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,如:《许舒亚‘涅槃’中的旋律线条研究》(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《中国音乐》)🧑🏻🦳,《记黄安伦歌剧‘岳飞’首演》(发表于权威核心期刊《人民音乐》),《回归潮流中的技术整合现象》(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《黄钟》)👨⚕️,并在2015年作为年度音乐人物在《当代音乐》期刊封底刊载。